无论身边还是网上所见,新冠用抗生素都是大量可见的。尤其在基层,卫生院、诊所,吊水输抗生素几乎是常规。在三甲医院,也很常见,包括有些医生自己,三五天发热不退,咳嗽不好,便忍不住上抗生素,仿佛上了抗生素就可以好得快一点,就可以更有保障一点。
对此,我的内心是悲凉的。在我的职业生涯中,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一直是我最为上心的事。
新冠是病毒感染,抗生素无效,这本是一个常识。但一个常见的解释是,病毒感染可以合并细菌感染,甚至有人认为新冠多数会合并细菌感染。
确实是有这种可能性的,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?怎样判断合并了细菌感染?
我们先看国家卫健委的九版新冠诊疗方案,其中关于抗生素的使用,只有短短的一句话:“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,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。”这一句话简单粗暴,是对新冠常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否定。但是,它没有说清楚,何为盲目和不恰当?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时,并不觉得自己是盲目的或不恰当的,他们觉得自己恰当得很呢。
协和内部的新冠诊疗方案中关于“何时考虑抗细菌治疗”就说的比较清楚了:“首次就诊的新冠感染患者很少合并细菌感染,新冠本身也可引起长时间发热、脓涕或脓痰,如果患者没有合并白细胞增多、局灶性细菌感染影像表现、PCT 升高等,抗菌素不是必须。临床医师应警惕院内感染风险,及时行细菌、真菌等病原学检查。”
协和方案说清楚了几件事:1、新冠很少合并细菌感染,这就是说,绝大部分的病人是不需要用抗菌药物的。这其实是一个国际公认的事实,新冠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很容易合并细菌感染的。2、长时间发热以及脓痰或脓涕并不意味着细菌感染。很多人用抗生素的理由恰恰就是这个,他们以为脓痰了,肯定就是细菌感染了。3、只有在白细胞增高、X片上有局灶性细菌感染征像、降钙素原升高等提示细菌感染的指标异常时,才需要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。使用的同时,要做病原学的检查(痰培养、血培养等)以证实之。
其实,协和把白细胞增高作为判断细菌感染的标准之一是缺乏证据的,会导致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。病毒性感染也可以有白细胞增高,单看白细胞计数是无法判断细菌还是病毒感染的。
PCT一般也不作为启用抗菌药物的依据,但是,可以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标,如果PCT降低,说明可以停用抗菌药物了,关于这一点,也有大量的证据。
UpToDate上关于COVID-19使用抗菌药物的观点认为,合并细菌感染不是COVID-19的显著特征,因此,不推荐常规使用抗菌药物。这一点和协和以及九版方案都是一致的。
那么,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呢?
一是诊断不明时,尚未确定是不是新冠的社区获得性肺炎,可以经验性地予以抗菌药物。这一点目前基本上不适合,因为绝大部分新发的肺炎几乎都是新冠。
其次,对于确诊的新冠感染,如果退热后出现新的发热,且同时胸片(或CT)发现有新的实变影,可以予以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。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每日评估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性,若PCT较低,有助于排除细菌感染,可以考虑停用抗菌药物。这一点非常重要,抗菌药物你即使用了,也不能用了就停不下来,要时时评估判断,要不要停?要不要停?要不要停?
这种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其实是长期以来通行的,也是有证据的。
比如流感病人,绝大多数也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,但以下三种情况可以使用:呼吸衰竭或血流动力学(血压)不稳、抗病毒治疗及支持治疗3-5日后仍无好转、退热后再发热。和新冠几乎一样。
所以,新冠感染后,绝大多数人不需要用抗菌药物;少数危重病人(呼吸和循环不稳定)以及退热后再发热且肺部有新发实变影时,才可以考虑用抗菌药物。
明白这个道理,你还会去挤医院争吊水滥用抗生素吗?